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改革開放的40年,是我國由封閉型石油和化學工業國家向開放型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跨越的40年,是產業結構由簡單初級向體系化、高端化、差異化、綠色化持續優化升級的40年,是發展動力由傳統要素投入型驅動向科技創新型驅動加快轉變的40年,是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和勇氣推動經濟體制由僵化向充滿活力的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40年。
40年間,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體制改革碩果累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日益增強。全行業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深入推進行業宏觀管理、企業制度、價格機制、投融資體制、科技人才管理等一系列、全方位、系統性的體制機制改革。政府對行業的管理也逐步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模式轉變為微觀經濟主體充滿活力、宏觀調控科學有效的市場經濟管理模式。行業普遍建立起了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一批又一批具有自主經營、自我約束經營機制的石油和化工企業發展壯大起來,真正成為了市場經濟的微觀主體。
數據顯示,1978年,全行業總產值僅為758.5億元,利潤總額僅有169.7億元。經過40年的發展,2017年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已達13.8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8462億元,分別是1978年的182倍和50倍。從建國初期僅有縣以上企業5400家,快速發展到2017年規模以上企業約3萬家;從單一國有企業發展到國有、民營和外資企業三分天下、包含多種所有制、多種經濟成分的企業格
局。行業內許多技術裝備打破了國際壟斷,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事實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改變中國發展命運的正確戰略選擇。
成就令人矚目,但是任務依然艱巨。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還存在不小差距。特別是當前,國內外形勢穩中有變,“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等給全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嚴峻挑戰。要加快向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國跨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強國之路,下大力氣、集中力量在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綠色發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站在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上,全行業的改革開放應有新的內涵。就是要變規模式發展為高質量發展,變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為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發展。既要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更好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又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扭轉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被動局面;同時深入實施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樹立創造美好生活的良好社會形象;更要務實推進“一帶一路”石化園區建設,打造上下游聯動、國內外互濟的全球石化產業鏈;還要建設新時代先進文化,培育過硬的創新型人才隊伍。
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華秋實,改革開放使石油和化學工業4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偉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地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弊屛覀兝^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不移地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為建設石油和化學工業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來自:中國化工報